王震新疆的简单介绍

生活百科 03-04 阅读:68 评论:0

王震将军:抬棺上阵、开耕南泥湾,毛主席钦点他平定新疆

1938年的冬天 ,汾河两岸的天气冷的好像要将整个世界都冻上一般,一切看上去都是灰蒙蒙的,冰冷的,然而有一支部队却严阵以待的守护着前方, 日军进攻汾河,直指东南,危难之际,一位将军站了起来。

将军横刀立马,站在一口棺材上,身材清瘦,而双眼炯炯有神,他挥舞着拳头大声喊道:“ 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我死了就装在这口棺材里。”

这个将军就是新 中国的开国上将,王震将军 。他用一生的时间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争之中,素来以勇武著称,那场惨烈的战役,最终我方大获全胜。将军虽然在那场战役中身受重伤,但不久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他似乎从来不怕死,只怕革命不成功。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 曾经这样评价他:“王胡子的胡子果然是最硬的。 ”

1908年4月11日, 王震将军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乡马归桥村的一个佃户家庭。 他是在穷困与苦难之中长大的孩子,在黑暗的旧 社会 ,佃户出生的孩子,要遭受太多的不公与悲哀。

他日日面对是辛苦劳作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明明那样辛苦却要面对地主的打骂与斥责,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公平。

在剥削与压迫之中长大的孩子,务必会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就是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革命者,一个嫉恶如仇的军事家。

1922年,王震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到长沙参军 ,那时候年年在打仗,年年在争斗,面对的敌人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同胞,打仗只能是为了别人争权夺利罢了,于是王震带着失望离开了军队。

回到家乡自然是不可能的,战乱频仍的年代,当农民只能任人宰割,不仅过不上好日子,还要受人的剥削与压迫。 于是王震留在的城市,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

就是在当铁路工人的那段时间,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组织, 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

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之中,他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曾经担任工人纠察队队长,那时候革命的激情已经初露锋芒。

192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那时候革命的思想已经启蒙,不过心中对于革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念头,但是他坚定的相信,只要跟着党走就不会有错。

不久之后,也就是1 927年5月, 因为在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表现优秀工作,工作能力突出, 党内开会讨论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这一天起,他成为了真正的共产党员。

那一年,王震19岁, 少年风华正茂,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他的周围都是和他一样的有志青年, 他们或出生贫困,或出生工人,或出生于开明地主,绅士家庭,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目标。

1925年8月的一天,王震接到上级的任务,护送一个叫做毛润之的先生到长沙的韭菜园,那时他并不知道他护送的这个白面书生到底是谁,只是觉得面前的这个人和蔼可亲,于是便和他攀谈了起来。

那书生用可亲的声音问他:“ 看你小小年纪就做革命工作了,为什么呀?”

王震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为劳苦大众的解放!”

那书生听到王震的声音之后更激动了,用一种响亮的声音说道:“ 对头。工人阶级就像你们铁路上的火车头,不过工人阶级这个火车头,不仅要拉着长长的列车前进,还要拉着中国的劳苦大众,拉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拉着伟大的中国前行。”

后来王震才知道,那个毛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这是王震与毛泽东的第1次相遇,也是王震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等到他们再一次相见已经是5年之后。

1929年,王震参加了香港革命根据地创建工作,在根据地建设的斗争之中,他作战英勇,冲锋在前,全力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作战勇猛让敌人心惊胆寒, 毛泽东对于王震十分的赏识。

再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王震十分的激动,五年前的那一段话,似乎依旧在耳畔回荡,他心中对于毛泽东是十分佩服的, 坚决执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纠正肃反扩大化的指示和粉碎敌人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原则。

但是因为党内分裂分子,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了,无可奈何之下,红军决定开始长征,这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一次军队长途跋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战略决策。

在长征途中, 王震多次担任要职,参加指挥了陈家河,桃子溪,板栗园等战斗, 沉重打击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为建立根据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之中,王震将军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梦想,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多次力挽狂澜,但让大家想不到的是,王震将军当时率领的部队却是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杂牌军。

1930年的一天,王震又一次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带着微笑问这个年轻人:“你想不想当正规的红军呀?”

“想啊,做梦都想!”王震激动的回答道。

毛主席紧接着说道:“ 我给湘东特别说了,把你们这一带几个县游击队整编成一个红军独立师,你带一些骨干去参加,不就当上正规红军了吗?”

王震十分激动的去照办了, 1930年10月6日,湘东红军独立师正式成立,王震所率领的谭家述和茶陵游击第二纵队,组成了独立师第3团 ,王震成为了湘赣苏区军队的主要创始人。

后来大名鼎鼎的贺龙,王震曾经还指挥过他打仗 ,贺龙一生都十分佩服王震,提起王震的时候,欣喜之情总能溢出言表,后来贺龙还为王震牵了红线, 1936年在贺龙的撮合下,24岁的女学生王季青嫁给了王震。

王震和王季青携手走过了婚姻生活的岁月,一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写下了最为动人的爱情篇章。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野心勃勃的想要占领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双十二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逼迫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2次合作,决定一致对外,抵抗侵略者。

1937年10月,王震被任命为359旅旅长兼政委 ,为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王震带领这支部队一直参与敌后游击战和正面作战,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8年在参与汾河战役的时候,王震将军直接抬棺上阵 ,这一举动鼓舞了我方士兵,也让侵略者闻风丧胆。

面对死亡谁会没有恐惧呢?但王震明白身后的土地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不能让侵略者占取一分一毫,国家大义面前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

鲜血浸染了这片滚烫的土地,多年之后,在这里将建立起一个璀璨辉煌的新中国。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无数革命先烈的美好向往。在那饥寒交迫,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的,就是信仰和心中充满理想主义的梦。

1939年8月,为了加强中国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毛泽东决定将359旅调回陕甘宁边区。毛泽东语重心长的对着王震说道: “陕北是个穷地方,养不起很多军队,只能放一些精兵强将在这里 。”

王震自然是听懂了毛泽东的话,于是点了点头,在战场的后方,王震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只要是为了革命,做什么他都心甘情愿,只要是为了祖国的解放, 做什么他都乐在其中。

迁回陕甘宁边区之后,王震率领着359旅进行了大小战争数10次,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企图,毛主席在看到359旅的部分指战员之后,十分欣喜的说道:“ 你们359旅在王震同志的领导下,立了很大的功劳……总之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没有辜负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的重托。”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眼看着抗日战争马上结束,抗战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却丧心病狂的决定反目,或许对于这一切,反动派们早有打算。

1941年,国民党发动了皖南事变,设立了封锁线,切断了陕甘宁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 似乎真的打算要困死中央红军 。

但是坚强的共产党人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将眼光看向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眼下之计只能开荒生产,做到自给自足。可是谁带人去呢?毛主席想到了王震将军。

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 ,王震同志接受毛主席的命令,率领359旅开进南里湾。 那时候的南泥湾荒无人烟,遍地都是枯萎的草木和肆虐的野兽,但王震却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

1941年3月初,冬日的寒风还没有过去,虽然已是三月阳春的季节,但雪依旧肆无忌惮的下着,南泥湾显得格外的荒凉与寒冷,硬邦邦的土地在拒绝着每一个想要前来征服他的人。

但是却有一队人,唱着军歌走了进来,篝火马上在这里燃烧了起来,似乎就是决心要和这里的寒风一决高下,篝火映照着一个坚定的面容,在来这儿的时候, 他立下了军令状,他一定会改造好这个荒山 。

燃烧的篝火之中,王震带领着战士们大喊道: “一把镢头一只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对每一个士兵的要求,是他们359旅的目标。

在南泥湾开荒种田的时候,他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开荒,哪怕双手满是血泡,也依然不停止劳作, 在艰难创业的时代,没有什么长官与下属,有的只是一群携手共同进退的的战友。

在王震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部队战士们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 1941年一年,全旅就开荒1.1万亩 。然而这还不够,为了达到生产自足,他们必须开更多的荒地。

王正带领着359旅,经过了两年的艰苦努力,把一个遍地都是荆棘, 遍地都是泥沼的荒山野林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就算任务完成,他依然不忘记训练他的部队。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开荒,更是要训练一支全能的既能种地,又能拿起枪来上战场的军队,利用农闲时间, 他在这里展开了大练兵活动,成功击退了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对于陕甘宁边区的骚扰。

1943年,美国军队的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观察之后,对王震竖起了大拇指,他用不太标准的英文,激动的说道:“ 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十分分了不起的。”

那一年秋天,毛主席在参观了南泥湾之后,十分高兴的说道: “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越困你们越胖了……你们在这里什么都不花钱,同志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

开发南泥湾是王震将军一生中最为满意的事情,当时他的部队提出的口号是:“ 不要政府一分钱,一寸步,一粒米,要做到粮食经费全自给。” 提供了一种新的建军,养兵的办法。

1944年王震将军又接到了新的通知,让他去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他的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打了无数场仗,终于完成了一切任务。

等到他再次返回延安的时候,衣衫褴褛,满脸胡须,好像一个逃荒的乞丐,毛主席看到王震这副样子,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王胡子,你受苦了啊,九死一生,重返延安,了不起,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很好!”

“王胡子”的外号广泛流传开来, 毛主席一生对于他都是十分的信任的,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带枪见毛主席的开国上将 。

在战场之上,他是冲锋陷阵,能打胜仗的将军。在南泥湾他又是粮食自足,勤劳能干的好手。王震将军算得上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了。他用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书写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不畏惧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后来者不断学习的榜样。

1949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只是时间问题,建立一个新中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大会探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问题。

所有人都是在憧憬着一个美好的光明的新中国,跃跃欲试的想要建设美好的祖国,一切都是光明的,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中,到了享福的时候了,怎么能不激动呢?

然而王震却站了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主动向毛泽东请缨: “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去的地方,去到新疆去,那里需要解放,需要开发,那里更需要发展经济。”

毛泽东原本不想答应的,因为新疆的局势太过混乱了,一切都是不明晰的。但是看着王震坚定的脸,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1949年10月10日,得到中央的批准之后,完成命令,第一兵团第二军第六军共计8.9万人开始前往新疆 ,部队 唱起了“凯歌进新疆”的革命战歌 ,迪化军政各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王震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正式成立。

新疆地域辽阔,形势复杂,主力部队徒步穿过了荒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粉碎了敌人叛乱的阴谋,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但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征服新疆必须要克服重重阻碍。

1949年9月28日,驻守在哈密的国民党官兵叛乱,四处烧杀抢掠,抢走了哈密分行库存的12箱金银,以及从兰州银行运来的500多公斤黄金,不仅如此,他们还伙同新疆当地的土匪头子乌斯满四处残杀百姓,奸淫妇女。

乌斯满不仅仅是土匪,还是美国的武装间谍。面对叛军,土匪,特务,境外势力相互勾结,形势十分复杂的新疆地区,王震果断决定派兵围剿,用雷霆手段平复了新疆的叛乱和敌人的嚣张气焰。

王震将军当时的策略是:“ 对这些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如果争取不过来,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

对于敌人,他有铁一样的坚硬和冰冷,有雷霆手段结束一切 。 对于人民群众,他却十分的温暖和关怀, 有阳光一样的温柔和热情, 他命令部队缴获的畜群一律不没收,要物归原主,允许牧民们保留猎枪。

在王震将军的努力之下,新疆进入了稳定期。他在新疆。创立了一系列政策,让耕者有其田,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当时哈密的农民说:“ 把天下的树变成笔,天下的河变成墨水,既是天下的人都会写,也写不完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在王震呕心沥血的努力之下,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949年的36倍,他为新疆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55年,王震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1956年开始,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建设了 社会 主义农业。也锻炼出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在特殊时期之中,王震始终相信,这不过就是一场叛乱而已。他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克服一切的困难,领导中国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他 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共产党。

为了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精神与力量的王震倒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怎么都不肯做手术, 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需要再浪费医疗资源了。

谁劝了都没用,最后他身边的人只能去求助邓小平,邓小平写了一封信给王震,让王震放宽心,好好做手术,王震含着泪在病床上敬了一个礼,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听从邓主席的命令。”

一生为了革命奋斗,他的身体已经垮了, 85岁是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数字,但他的精神却不仅仅只是这一串数字而已 。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在广州去世,中央领导提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无比的痛心。

王震将军原本可以进入八宝山烈士陵园的,他为革命奉献出了一切,值得后世所有人的敬仰,然而他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不过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奋斗罢了, 他留下遗书,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然后将自己的骨灰撒放到新疆天山。

他将自己能奉献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最巨大的贡献,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共产党满怀信心,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战士。

在奉献完自己的一切之后他安静的躺在了自己曾经奋斗过,坚守过的土地之上。 天山终年不化的洁白的圣洁的雪。一直在守护着他干净澄澈的灵魂。

王震新疆的简单介绍

凯歌进新疆(词)王震(曲)王洛宾

王洛宾

白雪罩祁连,

乌云盖山巅。

草原秋风狂,

凯歌进新疆。

《凯歌进新疆》是我军进疆部队广大指战员不能忘怀的一首战歌,关于它的创作,新疆军区宣传部长马寒冰生前曾向杨伯达同志详细讲述过:1949年9月9日,王震司令员率第一兵团到达刚刚获得解放的西北重镇——西宁。当日上午,王震司令员在由一、二军主要领导参加的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上,传达了彭总关于由二军迅速向河西进军的电令。

        临出发前,王震叫来宣传部部长马寒冰,要他特别关照新参军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配发一匹比较老实的马让王洛宾骑着,便于和战士们一起行军,在战斗中体验生活,为他在部队搞创作提供条件。9月14日 ,部队进入终年积雪的了祁连山。15日翻山时,又遇狂风、雨雪和冰雹的袭击,行动异常困难,但广大指战员冒着严寒奋勇前进。王震司令员到达山上后,转过头看到漫山遍野的战士,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正向前艰难地行进,心中感慨万分,他说:“ 我们的战士非常伟大,我们的革命就是靠这些伟大的战士,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取得胜利的。”接着他又说:“乌云把祁连山都遮住了,遥远的草原无边无际,我们翻过这座风 雪祁连山,就可以胜利地向新疆前进了!”

1949年,40名女间谍想与我军干部结婚,王震得知后如何处理?

外号“王胡子”的开国上将 王震将军 ,一直以来都是以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敢打敢拼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王震将军在搞“内部审查、抓间谍”的这种细腻的工作上,也是很有一手。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整个大西北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被扫除殆尽。

眼看距离解放仅差一步之遥,国民党军官竟然想出了利用女人打入我军内部的这种阴险的伎俩。

结果,国民党安排的40名女间谍,仅仅只用了3天时间,就被王震将军一网打尽,国民党的这个阴谋诡计被彻底粉碎。

那么,王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些女间谍被抓捕后,面临的又是什么样的下场?

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与毛主席、彭老总都是湖南老乡。

由于年少生活过得十分贫苦,自小就见惯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这让王震对万恶的旧 社会 十分痛恨。

于是,在14岁的时候,他就一个人跑到长沙从军,后来又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

17岁那一年,恰逢大革命的火焰在湖南燃烧,王震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认为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所寻找的“救国之道”,于是在这一年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加入到了当地的革命组织当中。

也正是这个时候,王震结识了回到湖南领导革命工作的毛主席。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从那一刻起,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7年,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背叛了革命,白色恐怖一时之间笼罩在了全国各个角落。

湖南也被反动派和军阀占据,大肆地围捕、残害进步人士。

然而,就在这紧急危难的关头,王震却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当中。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他辗转长沙、湘潭、武汉等各地,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地下交通还有兵运工作。

为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连毛主席都夸赞王震,说: “有王胡子在,我们大家都可以放心了。”

为什么毛主席会叫王震“王胡子”呢?

这是因为,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王震留着长长的络腮胡,而且行动干净利索,虽是南方人,却颇有一股古时候的“燕赵之风”,像极了小说里描写的“关二爷”。

所以,毛主席就给王震起了这么一个听起来十分豪迈的外号。

再后来的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中,王震在战场上表现得都十分英勇,经常能够带领小股部队,将数倍于我的敌军给击溃。

其所凭借的,就是敢打敢拼、不畏生死的气势,既能震慑敌人,又能发挥出我军最大的潜力,从而赢下最终的胜利。

1933年5月,王震率领红八军的战士们,在九渡冲与敌人遭遇。

眼看敌人如潮水一般涌来,王震灵机一动,带领数百名战士,绕道敌人阵地后方,从山崖下面爬上去,结果在敌人面前“天降神兵”,出其不意,一举抢占高地,将守敌全部消灭。

最终,这场战役一共歼敌500多人,俘虏了一千多人,被中央称赞为“湘赣省的空前胜利”。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以后,王震先是出任了吕梁军区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之后又被调任为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

在这段时期,正是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攻最为猛烈的时候。

为了保卫延安的安全,让中央能够顺利转移,王震率领军队,先后参加了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成功地延迟了敌人的进攻步伐,让中央能够顺利地进行转移。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到了反攻阶段,王震又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兵团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成为了彭老总身边的得力助手。

在之后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战役中,取得三战三捷,让整个大西北的局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可王震却训斥道:“现在大家都在冲,就我一个人回去当缩头乌龟,这还怎么给战士们做表率?”

随后,王震撕开了衣袖,然后捡了一个破布,对自己进行简单的包扎,扭头重新投入到了战场之上。

1949年3月,在中央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在讨论前往新疆执行任务的人选时,王震主动请缨,他告诉中央,自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解放新疆人民,并保证完成中央交付的任务。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站出来,把新疆交给你,我放心。”

在王震临行前,毛主席亲自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在谈话中,毛主席表达了自己对于王震的信任,并对他能够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个重担感到十分欣慰,认为王震很有大局观,最后祝愿王震能够早日完成解放新疆的任务,平安归来。

听了毛主席的话以后,王震十分感动,向毛主席保证一定不会辜负他和中央的信任,会完满完成任务。

随后,王震与彭老总一起,带着解放军战士们,浩浩荡荡向新疆进发,前去剿灭还占据着那里的反动势力。

1949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下,几十万解放军战士,开赴大西北,对残存的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追击。

王震作为第一兵团司令员,率领了四个军的主力,作为先锋部队,与敌军进行激烈的交战。

在为期四个多月的战斗中,王震先后率军组织了组织了兰州战役、陇东追击战等,将盘踞在青海、甘肃、新疆东部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解放军兵锋所向,敌人一触即溃,防线一道紧接着一道被我军顺利突破。

1949年9月,王震率领部队先后攻克兰州、西宁,整个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全部被解放军解放,敌人不是被消灭,就是被俘虏。

这个时候,想要解放新疆,就仅仅只剩下酒泉这最后一只“拦路虎”了。

驻守在酒泉的国民党部队大致可以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国民党西北长官 刘仁 、91军军长 黄祖勋 为代表的顽固派。

这些顽固分子,自以为解放军在解放了青海和甘肃以后,会人疲马乏,不再西进,放弃解放新疆。

另一派则是早已看清国民党已经是穷途末路的西北军河西警备总司令 陶峙岳 和120军副军长 彭铭鼎 等人。

这些人深知在国民党内部,充斥着腐败、分裂、勾心斗角等一系列激烈矛盾。

在看到盘踞在青海几十年的“二马”势力被解放军荡平以后,这些人就明白国民党败局已定,于是就动了弃暗投明的起义心思。

一时之间,驻守在酒泉的国民党高层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顽固派的刘仁,在看到解放军解放青海以后,并没有停止进攻的脚步,十分惊慌,连忙与黄祖勋召集部下修筑工事、深沟高垒、准备扼守住乌鞘岭,妄想利用地形优势来抵挡解放军。

另一方面,他们还通电蒋介石,让他调派新疆的马步芳兵团,分出兵力前来支援。

然而,这一切都被早已准备好起义的陶峙岳等人看在眼里。

1949年9月22日,王震收到了陶峙岳送来的信件,其中表明了自己想要投诚、和平解放酒泉的意向。

读完信后,王震十分欣喜,虽然对于解放酒泉已经是手拿把攥,但是如果能促使酒泉和平解放,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于是,当晚派出第二军五师副参谋长 刘振世 前往高台国民党军第二四六师防地,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 彭铭鼎 、第二四六师师长 沈芝生 会谈。协商起义事项。

在一番交谈之后,双方约定,在解放军进攻高台的时候,双方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进城,让酒泉不攻自破。

刘仁察觉到了陶峙岳等人的意图,明白大势已去,在解放军进攻的前一晚,慌忙收拾行装,前往机场,想要逃离重庆。

结果到了机场以后,发现黄祖勋也偷偷地来到了此处,两人还相互指责对方背信弃义,自己跑了却不通知同僚。

最终两人撇下了一酒泉城内的4万国军,带着自己的家属和财产,跑去了重庆。

在刘黄二人逃跑以后,陶峙岳等人迅速拿下了酒泉的指挥权,紧接着打开城门,欢迎解放军入城。

于是,酒泉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就被解放军顺利拿下。

本以为解放酒泉之后,下一步就是解放新疆、然后解放整个大西北。

然而,在黄祖勋逃跑的时候,却设下了一个极其阴险的秘密任务。

在和平解放酒泉之后,本该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可是彭老总的脸上却仍然挂着些许忧虑。

“老总,为啥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啊?”

在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内,王震上前向彭老总问道。

“你来看看这张电报。”

彭老总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刚刚截获的国民党秘密电报递给了王震。

王震定睛一看,之间上面赫然写着黄祖勋在逃跑前,不仅放火烧了国民党的军械库,还秘密派遣了40名女特工,在酒泉城内卧底,准备使出“美人计”,打入我军内部,成为我军高层军官的夫人,以此来进行反动活动。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如果不将这些人揪出来,那么很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

彭老总说罢之后深深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始考虑对策。

而王震也在看完这封电报之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一会儿,王震向彭老总说道:“嗨,这种小伎俩哪里值得您来烦忧,我自有办法将这些特务找出来。“

彭老总看着王震信心慢慢的模样,不禁有些怀疑地问道: “这可不是在战场上,这种细活你干的来吗?”

听到彭老总的问话,王震一拍胸脯说道: “这有何难,我保证三天之内完成任务!”

虽然是得到了王震的保证,但是在这三天里,彭老总仍然是对此有些担心。他甚至害怕,已经有干部被这些特务给腐蚀了,这样的话,再处理起来就变得十分麻烦。

结果,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王震来到司令部,告诉彭老总,四十个女特务已经抓获了37个,剩下3个也快要找到踪迹了。

听到王震的话,彭老总又惊又喜,连忙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王震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

既然没有办法直接找到女特务,他就先在酒泉城内寻找陌生女人。尤其是那些没有身份证明、在此地没有亲戚朋友和固定住所的女人。

由于酒泉很小,所以只用了1天时间,就将城内400多个陌生女人全部找来。

随后,解放军对这些人进行一个一个的单独审问。

由于特工经过了特殊训练,心理素质比普通人好很多,而且回答问题也是十分巧妙,这样一来,反而成为了令她们暴露的破绽。

在经过三轮的筛选之后,成功从这些人中找出了37位国民党女特工,她们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而剩下三人,也在之后被解放军发现躲在附近的山林中。

在将这起特务潜伏的阴谋粉碎以后,第一野战军继续进发,最终成功解放新疆,也解放了整个大西北。

后来,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为了表彰王震所作出的功绩,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一名“开国将军”。

而那些被抓捕的女特工,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送到教养所,接受思想改造。

其中大多数都接受了进步思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出狱以后,成为了新中国的公民,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贡献。

王震部队开垦的是新疆还是东北北大荒?

开垦的是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过后来王震将军任军垦部部长,管全国的军垦工作,所以黑龙江的军垦也算他的部队

他主政我国大省20年,授中将军衔,晚年调任副主席,儿子是少将

他,戎马半生,为的是换来祖国一片安宁;他,主政数载,为的是开创更好的明天;他就是一代功臣,王恩茂!

忆来路,长路漫漫;望征程,扑簌迷离,勿忘100年峥嵘岁月,新时代砥砺前行 , 历史 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回顾 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历经100年的轮回。

无论是最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拼搏奋斗,或是如今“不管山再高,一直向上攀,总能登顶;不管路再长,一直走下去,定能到达”的自信从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负使命、阔步向前。

回顾王恩茂的一生,出生于1913年5月19日,逝世于2001年4月12日。在这88年中, 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传奇 。

1930年,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 王恩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传奇始于此刻。

1949年9月25日,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边疆大省终于解放,新疆占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占全国的总面积六分之一。

经过多年奋斗, 让这一片辽阔的领土不经历战火洗礼就回到人民怀抱中,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 。而达成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王震将军及其部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王震将军作为开国将军其中之一,还有另外两位王首道和王恩茂将军。这名王恩茂将军不仅跟随王震将军多年,他和王震将军干过同一件事,都是建国后新疆建设发展的大功臣。

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太多的工作等着处理,王恩茂将军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面对全新成立的兵团,他的压力非常之大,当年王震调任铁道兵部队担任司令员之时,王恩茂就在新疆担任过职务,积极投身于新疆的建设, 他多次主政新疆工作,在新疆任命长达20年之久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名字也深深地留在这片土地上。

江西永新县,1913年,王恩茂就出生在这里。在这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家庭,王恩茂父亲从小就不识字,吃尽了自己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下定决心培养王恩茂读书学文化,以此来改变贫苦的命运,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王恩茂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不负众望,终于考进了梦想的中学,在他读书期间,他非常努力的学习知识,接受先进革命思想的熏陶,为以后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

在工农红军的领导下,贫苦农民团结一心, 打土豪分田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此时的王恩茂在听说这一切后,心中激情澎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虑,决定投奔工农革命军。由于他的文化程度,他在其中很受欢迎,地位也越来越高。在工农红军攻占永新后,他成为了县委秘书长。

由于表现良好, 1935年王恩茂被提拔为红六军团的政治部秘书长 ,并跟随红军进行了长征。在万里征途中,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爬雪地,越千山。

当时,由于地方物资上的短缺,执行任务时要攀爬玉龙山,战士穿着单薄的军装,而且军装还到处都是破洞,走在多年积雪覆盖的山峦之间,刺骨的寒风将战士们冻得都麻木了,手脚没有一点知觉,再加上山峰上的氧气很少,很多战士坚持不住,慢慢倒下了,有些战士这一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王恩茂将军在过雪山时也遇到不少的险情,好在都挺过去了,在部队过草地时,被敌军发现后,派敌机突袭,造成王恩茂的坐骑和马夫都牺牲了, 当时王恩茂将军还身患重症,没有坐骑的话,行动十分不方便。

当时王震知道情况后,从别的部队调来一匹骡子给王恩茂,还给他安排了一名马夫,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终于走出了草地,要不然王恩茂将军恐怕就会牺牲在草地了。

从此之后,王恩茂将军从心里感谢王震将军,因为这份 救命之恩 ,他一直都跟随着王震将军身边处理各项工作,也成为王震将军的得力部下。

解放后的新疆百废待兴,王震将军带着王恩茂一起进入新疆,担任过分局委员,喀什军区政委等职位, 配合王震将军把新疆建设的更上一层楼 。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疆有了全新的面貌,这时中央也有新的指示,将王震将军调任铁道兵司令员,他离任前, 大力推荐王恩茂接手他的工作 ,担任新疆军区司令员,负责全面工作,王恩茂继王震之后又成为新疆的地方大员。

“ 南泥湾奇迹 ”是王震将军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王震离任时,还没有完全实现,在王恩茂接手全面工作后,他继续努力向这个目标发展,继续在这片大地上努力耕耘,为了这个伟大的理想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力量。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在王恩茂将军的英明领导下,在新疆军区几十万民兵的日日夜夜的努力下, 终于把脚下的这片大地打造成为绿色的沃野 ,生产的粮食不仅能供给当地的人民群众还有余,在国家需要时,还能回援祖国,不仅粮食丰收,棉花也是新疆重要出产地。

王恩茂将军在60年代时被调离新疆, 走时新疆军区的几十万军民对他依依不舍 ,大家含泪送走王恩茂将军。

1981年,王恩茂将军又调回新疆主持工作,这一次回新疆,一待就是5年,前前后后加起来, 王将军在新疆主政有20年 。

后来年纪越来越大的王恩茂调任到北京工作,当时还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的领导人,而他的孩子们还战斗在新疆那片土地上,儿子王北会担任过新疆军区下辖军区的副司令员,也是一名解放军的少将。

虎父无犬子,都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

革命烈士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带给我们深深地启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我们不仅要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紧跟“永远跟党走”的主旋律,牢记使命,立足当下,实现伟大的民族之梦。

王恩茂作为一个平常人,他朴素的风格,平易近人的性格,卓越的才能令我们尊重和敬仰.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效仿。看着伟大祖国取得的各项成就,无数先烈为此付出牺牲。强国之路的征程还在继续,作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在 历史 使命面前传承革命精神,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铸就灿烂的人生。

开国上将王震和许世友:长征路上比武相识,英雄相惜终成生死之交

人们都知道开国上将许世友侠肝义胆、武艺超群,殊不知我军还有一位开国上将同样武功盖世、豪气冲天,他就是前国家副主席王震上将。两人因比武而相识,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两人身上还有许多共同之处,令人惊叹。比如,两位上将都是1927年入党;两位都曾带枪面见过领袖毛泽东;在开国上将排名中,王震排名第五,许世友排名第六;两位上将都深受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和倚重;两位上将战争年代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在建国后都曾身居高位;两位上将政治坚定、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不惧牺牲,在战场上是威震敌胆的“革命猛将”,在和平年代则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革命元勋。

长征路上比武切磋棋逢对手

1936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当时,王震任红六军团政委,许世友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少林寺出身的武功高手许世友早就听说了六军团有一个岳飞大成拳的传人王震,就特地找来与之切磋切磋。王震起先不肯比,怕伤了许世友,但许世友势在必得,直接出手。王震被动应战,并一招致胜,倒在地上的许世友输得口服心服,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敢于带枪面见领袖毛泽东两个特殊人物

延安时期,在清算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运动中,许世友因不理解想出走打游击的言行被告发而被关了起来,其第二任妻子也和他离了婚,当毛泽东去看望他并做他的思想工作时,万念俱毁的许世友对毛泽东出言不逊、挥拳相向,中央高层决定要处决许世友,许世友拒绝在处决文件上签字,并提出要带枪面见毛泽东,而当时明令规定面见毛泽东是不允许带枪的,毛泽东听后却不以为然,允许许世友带枪还允许枪膛里压上子弹,许世友终于被毛泽东的宽广胸怀和英雄气势所折服,扑通跪倒在毛泽东面前痛哭失声,毛泽东亲手扶起许世友,原谅了许世友的过失,许世友从此跟定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心腹悍将,在此后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许世友受到毛泽东的器重和重用,多次点将出任要职。

除许世友外,王震也是被允许带枪面见毛泽东的人。王震和毛泽东的渊源颇深,他们都是湖南人,1925年春,时任铁路工人纠察队小队长的王震就曾护送毛泽东回长沙,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对王震充满信任,多次点将王震担任重要职务。建国后中央有规定,凡见毛泽东均不准带枪,唯独王震将军例外。某一天,毛泽东召见王震将军。警卫见其戎装佩枪,将他挡在门外。毛泽东听警卫报告后,笑着说:“王胡子不会害我,除原子弹外,他带什么都不准阻拦。”可见领袖对其信任之重。

两人都偏爱山东兵

许世友抗日战争时和解放战争时在山东战斗了十几年,与山东父老结下了深厚感情,一生偏爱山东兵,他挑选警卫员、秘书和司机,最重要的一条必须是山东人。无独有偶,王震将军也偏爱山东兵,他虽然没有在山东呆过,但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二纵和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就有来之山东的赫赫有名的渤海教导旅。为什么山东兵如此受首长青睐呢?首先,身材高大、体魄强壮的山东兵冲锋对敌时更有优势。其次,山东兵嫉恶如仇、刚烈血性,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梁山好汉特性,具有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关键时刻,战斗越是残酷,山东兵越是顽强;越是伤亡大,山东兵越是敢豁命。第三,山东兵忠厚朴实,做事靠谱能吃苦,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勤奋刻苦。第四,山东兵对党对部队忠诚,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轻言放弃使命,绝不背叛首长和战友。正因为这些因素,王震和许世友将军都喜爱山东兵。

英雄相惜终成生死之交

建国初期,王震主政新疆,屯垦戍边,治理边疆,建立了丰功伟绩。1954年2月,王震同志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许世友建国后先是主军山东,后赴朝作战,1954年回国后,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两人同时被认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这时两位将军就有了工作交集,见面的时间也多了起来,每次相见都是开怀畅饮,相谈甚欢。1979年许世友赴广西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归来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常委的王震将军奉中央之命前去慰问,老友相见,分外高兴。1985年10月22日,81岁的许世友在南京病逝,老战友王震将军带着中央的嘱托,前来南京,看望许世友将军的家属,并传达了邓小平同志批准许世友实行土葬的批示:“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这份特殊通行证,是特殊中的特殊。”

标签:王震新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59067084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网友评论

相邻内容

    该模块只在文章页面有效!
    插件自动生成文章列表,仅建议修改模块名称